自私与冷漠,将普通人推入纳粹挖好的坑
精华笔记
一、执政初期,纳粹是如何站稳脚跟的
1、希特勒上台初期的情况
1.1 纳粹党在国会里不能一手遮天。
1.2 纳粹冲锋队靠暴力起家,社会形象不佳。
1.3 冲锋队领袖罗姆鼓吹“二次革命”,对希特勒的地位构成威胁。
2、处置冲锋队
2.1 先利用冲锋队,打击纳粹党的对手——德国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
2.2 利用完毕,清洗冲锋队,在“长刀之夜”中将包括罗姆在内的冲锋队领导层,一网打尽。
3、社会反响
3.1 冲锋队威胁到德国军方的利益,因此军方对清洗冲锋队表示支持。
3.2 普通民众渴望秩序,同样支持清洗冲锋队。
二、纳粹是如何通过解决社会问题,赢得民心的
1、失业是1930年代德国最严重的社会问题
1.1 德国的失业总人数达到900万,超过三分之一的劳动力没有工作。
1.2 希特勒当上内阁总理后,承诺四年内解决失业问题。
2、解决失业的手段
2.1 修筑高速公路,带动水泥、钢铁、汽车等行业发展,制造就业岗位。
2.2 将女性赶出职场、赶回家庭。一方面让男性填补女性留下的岗位,另一方面将女性从失业统计中剔除,制造出“失业率大幅度降低”的假象。
2.3 掠夺犹太人。将犹太人赶出政府机构、企业、商店等,将岗位让给雅利安人;同时,对犹太人的企业进行雅利安化。
2.4 扩充军备。德军总人数由10万暴增到121万,另有100万人以上的预备役部队。这些军人,自然不被算入失业人口。
三、纳粹消除失业的真正原因,及其实际效果。
1、纳粹消除失业的真正原因
1.1 善于做表面文章,统计数字注水、造假。
1.2 运气好。纳粹当政时期,新生劳动力主要出生于一战中。战时生育率暴跌一半,所以1933年后新增的劳动力远少于之前,相应的,需要的就业岗位也减少。
1.3 特殊的财政政策。运用所谓的“创新型借贷生产”,并且实施严格的物价管控,延缓恶性通货膨胀爆发的时间。
2、实际效果
2.1 因物价管控,导致面包、牛奶、咖啡、蛋类、肉类、水果等日常消费品全面短缺。
2.2 由于将大量资源挪去扩充军备,致使日用品原材料匮乏,供应量进一步减少。
2.3 恶性通胀只是被暂时遏制了,但迟早会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