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363.艺术丨《艺术的慰藉》:为什么人的某些心智和精神缺陷,只有艺术才可以治疗

为什么人的某些心智和精神缺陷,只有艺术才可以治疗?

精华笔记

艺术和哲学似乎都是象牙塔里的高深学问,远离世俗,高不可攀。但这本书却从全新的角度为我们介绍了艺术,它告诉我们:艺术并不是华而不实的摆设,而是能给生活带来慰藉的工具。

一:艺术的疗愈功能有哪些?

德波顿认为,正如我们的身体一样,人类的心智和精神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有许多缺陷。而艺术刚好可以帮助我们应对这些缺陷,疗愈我们的精神。

书里将艺术的疗愈功能分为七种。

1.1 记忆,对应缺陷:遗忘

从群体的角度来说,遗忘会造成历史的虚无;从个人角度来说,忘记对我们来说很重要的事情,会让我们精神上觉得空虚、悲伤,尤其是那些稍纵即逝的体验,一瞬而过的嗅觉、触觉、视觉等,无法把握它们的时候,人便会觉得怅然若失。而艺术能够把这些珍贵的事物保存下来。

1.2 希望, 对应缺陷:悲观

希望对人非常重要,没有希望人就会悲观,变得畏难,行动力也随之下降,有希望则让人保持乐观。但人脑的缺陷在于,希望不会没有来由地发生,总是因为一些外物才会来临,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某种工具来唤起希望,德波顿说,艺术就是这样一件绝好的工具。

1.3 哀愁,对应缺陷:苦难

苦难之所以让人感到痛苦,往往是因为我们总认为这种苦难是自己独有的,忍不住无限放大它,让苦难占据我们的心灵和世界,于是孤独和自怨自艾就随之而来。而艺术独有的崇高美和超越美,却能让我们从狭隘的自怨自艾中解脱出来。

1.4 平衡,对应缺陷:走极端

这里的平衡,指的是在人类社会和自然中保持平衡。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文明,生活在文明中,我们必须遵守种种规则,必须遵循理性的要求;而自然则是浪漫的,自由的,感性的,不受束缚的。

只有理性,人就会像绷紧的发条一样痛苦,只有感性,则可能让我们的社会生活一团糟,无论哪一种,都会让人容易走极端,容易冲动无法自控。

在人类社会和自然中保持平衡,在理性和感性中保持平衡,这就是艺术的第四个功能。

1.5 自我认识,对应缺陷:迷失自我

比如,我们在家里所摆的艺术品,其实也是想用一种言语描述达不到的效果,让别人知道我们的性格。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喜欢某个盘子。我们的喜欢背后有一种感受:这个盘子就像是我内心最深处的自我。

艺术让我们得以认识自己,也能够让别人更加明白我们是什么样的人。

1.6 成长,对应缺陷:偏见

我们很容易被过往的经验限制,产生种种偏见或刻板印象,艺术能帮我们克服这些。它是怎么做到的呢?是通过陌生感。

艺术带来的陌生感,总是会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引发别样的情绪,让我们从早已规律的、几乎一成不变的日常生活中跳脱出来,发现世界的不同之处。

1.7 欣赏,对应缺陷:麻木无聊

这项功能更多的是针对现代人的生活。

现代社会,人类能够拥有的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与此相伴随的却是,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程式化,私有房产、钟表、餐厅、工厂,这些文明的产物将我们的生活限制在一个固定的范围中,变得平庸而单调。

而艺术能够让我们在日常中发现生活的重量,更深刻地感知到自己的存在与幸福。

二、为了更好地发挥艺术的疗愈作用,应该如何衡量、创作和展示艺术品?

2.1 如何衡量艺术品

衡量艺术的价值应该从艺术的疗愈功能出发。

从微观层面,也就是单个的艺术作品来看,必须重视作品对人的疗愈效果,这一部分前面已经详细讲过;而从宏观层面来说,德波顿认为,艺术品的价值要看它是否对资本主义弊端进行了纠正。

这里的弊端含义丰富。德波顿重点从经济和政治层面进行了论述。

经济,他认为,资本主义会带来财富,但也会带来品味上的问题,这是因为,有钱人热切追求的可能是错误的事物。

政治,他认为,资本造成了剥削,这是肯定的。而良好的艺术应该为社会问题把脉,在艺术创作中提出锐利的提醒。

疗愈个体,纠正社会,这就是德波顿的艺术价值观。

2.2 艺术家该如何创作

在当今的这个时代,德波顿认为,艺术既不应该成为一种宣传工具,也不应该是一种偶然的灵感创作,而是应该以人的需求为方向。

2.3 艺术品应该如何展示

艺术展览完全可以不必理会艺术作品的流派和时代划分,而应该把它们按照疗愈功能进行分类摆放。比如,把疗愈苦难的艺术品都放在博物馆的第一层,第二层是保持平衡的艺术作品,第三层是自我认识艺术作品的展览层……

这样一来,整座艺术馆就成了一个疗愈场所。

换句话说,艺术馆的重点不是教导我们如何热爱艺术,而是启发我们通过欣赏艺术作品,感受艺术家所表达出的情绪内容。这个差异虽然微小,但是至关重要。

总结:

德波顿用这本书狠狠地反驳了所谓“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他说,那些将艺术束之高阁的艺术家们,给艺术带上了神秘的面纱,这会扼杀艺术本身的生命力,让它变得越来越脆弱。

承认艺术是一种工具并不可耻。作为一种疗愈的工具,艺术的功能可以被清晰地说明出来,艺术家应该按照这样的思路去创作,展览馆也应该按照这种功能性的说明来布置,让艺术真正走入人们的生活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