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笔记
树木是独居生物吗?树木之间如何沟通协作?树木如何“教育”子女?树木对全球气候有怎样的影响?树木森林背后藏着哪些小心思,与人类社会应该形成怎样的命运共同体?
作为一位资深科普作者和林业管理人员,作者彼得·渥雷本将在《树的秘密生命》这本书中,用优美恬静的笔触与自身的实际经验,用人性化的视角讲述森林中不可思议的精彩故事,带我们科学的认知“自然状态下如何生长”“树木和邻里之间的关系”以及“树木对生态的影响”,帮助我们更深入的感受树的生命的华丽精彩,和来自树木灵魂深处的智慧。
自然状态下如何生长?
树木生长需要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光能转换成为碳水化合物。光合作用离不开两个关键因素:水分和阳光。
树木的正常生命活动就是通过水分的吸收、输送、利用和蒸腾这四步进行的。空气中的水汽通过降雨过程降落到地面,并储存在土壤中,树木通过根部从土壤中吸收水分;通过树干中木质部的导管,树木将水分从根部快速输送到叶片;水到达树木的全身各处之后,水中的无机盐和营养物质也就被相应的细胞吸收利用;蒸腾是水分从植物表面以水蒸气状态释放到大气的过程。树木中的水分就在吸收到蒸腾的循环中达到动态平衡。
阳光不仅仅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还直接影响了树木的发芽、开花。每逢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树木也吐出了新芽,蓄势待发。树木具备某种形式的“视觉”能力,通过接收并记录光照信息,结合温度的变化,来确认春天的到来,并计算出合适的发芽时机。
在整个森林生态中,它们之间依靠地下的“因特网”和散发气味进行交流。植物的“因特网”靠真菌建立连接,菌丝体和树木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菌丝体寄生于树木而存活,树木则靠菌丝体来扩张根部面积,从土壤中吸收更多的水分与养分,并将同种树木相互连接在一起。
树木会通过“因特网”自动调节强者及弱者间的差异,不管树干是粗壮还是细弱,只要是同一树种,那么每片叶子在光的助力下都会制造出几乎等量的糖分。同种树木的根部通过菌丝体连接,并且通过菌丝网络共享自己的养分,帮助那些老弱病残的同类共度难关,来维护生命共同体。
树木在遇到危险或病菌时会分泌特定的化学物质,向自身其他部位和临近的树发出警告。通过气味传播信息,虽然可以快速大范围传播,但是仍有缺点,气味很容易被风吹散,而且处于逆风区的同伴接受不到信号。聪明的树木,还留有第二道防线,那就是通过底下根部与菌丝体建立的链接,释放特定的化学物质产生电信号,将危险信息告知给周边同伴,以为即将来的危险做准备。
作者希望我们能够更全面的认识树木在维持生命中,所表现出来的团结互助,维系整个生态化的平衡。
树木和邻里之间的关系
树木在不同高度会形成独特的微环境,吸引其他物种生物安家落户。最受小动物欢迎的是树冠层,这里有更充足的光照以及绿叶葱葱。在树冠层上,树干分叉的地方会形成独特的湿润型群落环境。因为树干分叉处在降雨时会拦截一部分雨水,这个超级迷你湿地就会变成蚊子幼虫的家,而这又会吸引以蚊子为食的甲虫来安家。
树冠层下面就是树干层,粗壮的树干可是极受小动物欢迎的公寓住宅,很多鸟类会选择在树干主分叉的地方筑巢,高处的温馨小窝在树冠层的遮挡下不容易被发现,可以躲避天敌。而且树干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面对暴风雨的袭击时,鸟窝不容易被破坏。
啄木鸟则把目标瞄向了树干的内部,它们利用自己细长坚固的嘴巴,准确而稳定地在树干上凿击,快速搭建好自己的新家。
树木不仅仅为其他生物提供住所,同时也是互帮互助的关系,树木通过开花吸引蜜蜂的昆虫采蜜的同时,帮助自己完成授粉,完成传宗接代。
在自然生态环境中,树木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石,通过光合作用之转化能量,并利用自己的躯干为各种各样生物提供居所,和其他物种互利共生,维持整个生态的平衡稳定。
树木对生态的影响
水循环不仅可以维持树木正常的生命活动,对于生态环境也有极大的影响。树木对生态环境更直观的作用是净化空气,长期以来,森林被人们冠以“地球之肺”的美誉。
树木在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释放人类赖以生存的氧气。此外,树木本身还是功效绝佳的空气过滤装置,表面积巨大的叶片,不单能够吸收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还能不断地从流动的空气中拦截下大大小小的花粉、灰尘、煤灰、有毒的碳氢化合物、氮化物等悬浮粒子。
树木也是整个生态水循环的核心和关键。陆地上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形成降雨,来保持气候的湿润。这些雨水其实大部分来自海洋,由于海水的蒸发,海面上会形成大片的云,这些云被风吹送到陆地上空后形成降雨。然而,被云携带的水汽会随着降雨逐渐减少并最终消失,树木是将水汽持续带往内陆的关键,森林是一台“绿色的抽水泵”。
首先,雨水会被森林中的树木截留,雨水被叶片和树干挡住,没有直接到达地面,渗透到土壤中。在雨水穿过树冠层层叶片的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降雨会被树叶截留,随后立即蒸发回到空气中,这个过程会极大减缓空气湿度降低的速度。
其次,森林的土壤就像一座巨型的地下水库,勤快地收集着雨水。储存在地下的水通过树木的蒸腾作用散发到空气中,提升空气中的水分含量。
漂浮在空气中的水汽会再度聚集成云,随风往内陆深处移动,并再次带来降水。如果在内陆地区遇到森林,水汽又会再次回到空气中,就在这种反复循环下,森林通过持续的“接力赛”,使得即使很偏远的内陆地区也有降雨的可能性。如果森林被砍伐一空,或者森林与森林之间的间距太大,整个水循环作用就会受到影响。
树木不仅仅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了空气中大量的有害物质,同时也是维持全球水循环的关键,对生态有着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科学仍在不断的探索,我们对树木的了解会越来越多,但是毫无以为,树木是整个生态中至关重要的参与者之一,我们应该用更科学的眼光来看待每一棵树,去体会其生命的华丽灿烂。